鉴微寻踪 | 浙江大学“第二期玉石器微痕分析工作坊”顺利举办
2023年7月1日至3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第二期玉石器微痕分析工作坊”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圆满举办。本次工作坊由浙江大学考古与文博系考古痕迹学(玉石器)实验室主办,得到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支持,吸引了来自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郑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暨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浙江大学等二十多家单位的四十余位学员。
本次工作坊以石器和玉器的微痕研究为主题,希望通过授课与报告的形式,让更多学员了解微痕分析的理论与基本方法,推动玉石器的科技分析与考古学研究。
浙江大学第二期玉石器微痕分析工作坊集体合照
在石器微痕研究方面,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陈虹领衔,以“考古痕迹学历史、理论与方法”和“石器微痕分析案例解析”为题进行了两场讲授。考古痕迹学借鉴自刑侦痕迹学,是指通过分析古代器物上的微痕与残留物来揭示史前人类行为、资源环境、生业模式乃至社会状况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科技考古手段。
陈老师详细介绍了微痕分析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强调了高、低倍法各有优劣,两者最好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并通过多个微痕分析案例进行了解读,包括:燧石、黑曜岩、石英岩等多种原料打制石器的微痕鉴别,石器装柄微痕的鉴别,海外细石器的微痕研究,多阶段模拟实验及微痕形成动态研究等,强调了注意微痕组合特征以及开展掌控性实验的重要性。同时以嘉兴西曹墩、良渚姜家山、溧阳秦堂山等多处遗址出土玉石器的微痕研究为例,介绍了浙江大学考古痕迹学(玉石器)实验室近年来在磨制石器方面的拓展与尝试。陈老师还提出了新兴技术以及多学科交叉方法的应用,特别是对量化分析和数据库建设进行了展望,让大家越来越理解,考古痕迹学不仅是科技考古手段,而且能为弄清文明轨迹、讲好文明故事提供更多证据、更多信息和更多素材,能够为探究文明起源、解读文化基因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持。
陈虹讲授微痕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与研究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刘吉颖发表了题为“石制品的后埋藏痕迹和破损模式研究”的报告,以后旧石器时代距今24000-11600年的近东黎凡特地区出土的小石叶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石器进行系统的使用、打制、火烧和踩踏实验,提出一套“破损模式分析”方法,建立起多元动因与破损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对投射使用产生的微痕、后埋藏作用产生的微痕的形态类别、识别特征与形成机理展开详细讨论,并结合以色列Ohalo II遗址出土材料,分析了小石叶和细石器的保存状况、破损成因与功能,对该遗址的埋藏情境做出了创新性的判断。在互动环节,刘吉颖还耐心解答了观众关于小石叶折断成因判断的问题,指出要结合折断处痕迹组合特征形态进行综合判断。
刘吉颖讲解小石叶的折断形态与机理
浙江大学考古痕迹学(玉石器)实验室法籍博士后Mickael Baillet以“Intruduction to Yahuai (Long’an County, Guangxi): A project of use-wear study on different raw-materials, from Palaeolithic to Neolithic”为题,介绍了对广西娅怀洞遗址不同原材料石器微痕分析的初步成果。该遗址初始年代为距今45000-30000年,出土石器技术特征是卵石工具与石片工具的技术复合体,并将之与东南亚和平文化技术复合体(Hoabinhian techno-complex)和山韦技术复合体(Son Vian techno-complex)进行比较。Baillet从技术视角关注石器样本,提出通体式单向循环剥片、侵入式单向循环剥片和向心式循环剥片三种剥片系统;同时从形态角度评估了石器使用潜力,进行了宏观使用痕迹的初步分析。
Mickael Baillet
介绍对娅怀洞出土石器微痕的初步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陈宥成报告了“欧亚视野下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史前石器工业与人群扩散适应”,主要采用技术类型学的理论与方法尝试对青藏高原出土材料进行解读。通过对位于河流三、四级阶地石核-石片工业的塘达遗址、歇格遗址等进行文化面貌分析,通过与其他地区对比,尝试理解石器技术中蕴含的文化基因,进而提出早期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东南路线”假说。陈老师以冬给措纳湖3号遗址为例,对该地特征性的火塘分布进行分析,推断了狩猎采集人群的空间利用状况,并结合细石器组合的对比分析,综合反映了人群复杂的流动性和占用模式。最后他指出,考古痕迹学研究为传统的石器分析提供了精细化、科技化的视角,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利用前景。
陈宥成介绍青藏高原史前石器研究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意愿发表了题为“湖南黑色燧石石器的新发现与相关问题”的报告,以彭头山文化、十里岗遗址为例,指出湖南地区旧新石器过渡阶段具有特征性的“细小石器”,是具有特定时空分布的重要文化遗迹现象,有进一步分析解读的空间。并介绍了新发掘的王家厂水库戴家屋遗址(年代约为距今8000-7000年),石器组合呈现黑色燧石器与盘状石核共存、出土少量铲状石器等特征,希望在加工技术、石器功能、与稻作农业的关系及石制品贸易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李意愿介绍湖南旧石器考古的进展
郑州大学博士生史启蒙汇报了“淅川沟湾遗址仰韶时期出土端刃石器微痕定量研究”,介绍了采用颗粒度测试和表面磨损测试的方法对考古标本和模拟制作的石斧进行微痕定量研究的情况,并提出未来应考虑对粗糙度参数进行量化研究。浙江大学博士生薛理平报告了“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石刀石镰的微痕研究”,综合应用微痕分析与残留物分析,指出使用方式、使用强度和石料差异在微痕观察方面均具有特定的可鉴别特征,并结合良渚博物院馆藏石刀、石镰,对其执握方式、装柄方式和使用功能做出基本论断。浙江大学博士生李尧报告了“黑曜岩石制品使用痕迹特征的实验考古观察”,指出显微观察的明场和暗场照明对判定痕迹特征有显著影响,进而以图像案例呈现了黑曜岩石制品鞣制皮革加工、禾本科植物加工、木质材料加工、骨角硬物加工的微痕组合特征,并将之与燧石工具相应的使用痕迹进行了对比。
在玉器微痕研究方面,河北师范大学教授赵海龙以“史前玉器研究的问题与思考”为题进行了授课,提出可以借鉴石器研究思路,从“开采→制作→使用→废弃与埋藏→再生(发掘出土与研究)”的微观视角来探究玉器的生命史,并且从反映意识形态的造型与纹样等方面进行宏观研究。赵老师就玉器切割、钻孔等制作工艺的模拟实验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不同材质的加工工具和不同加工方式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并结合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玉钻芯、凌家滩遗址玉人、良渚镂雕冠状器等考古材料,对相关痕迹反映出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推断。
赵海龙讲解玉器制作实验和微痕
浙江大学硕士生费震涣和陈笑荷以“长江下游地区出土玉器的考古痕迹学研究”为题,通过模拟实验和微痕分析,在溧阳秦堂山遗址和余杭姜家山遗址出土玉器上识别出了切割、钻孔、雕刻、研磨、抛光等制作遗留痕迹,还提取了有关玉器使用和维修的痕迹信息。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姜洪雪报告了“自然与人工石英砂解玉实验对比分析”,详细介绍了选用河沙与石英砂作为解玉砂展开的玉石管钻实验,通过观察玉管内壁微观形态,以凹坑和条痕为主要观察痕迹,评估了两种材料的钻孔效率。
本次工作坊还特别设置了观察实践和交流讨论环节,学员们以青藏高原石器、湖南黑色燧石石器、玉石器微痕实验标本等为观察样本,借助于体视显微镜与三维超景深显微镜等设备,现场学习显微镜操作与标本微痕观察。在交流讨论环节,学员们就各自的工作和学习经验进行了分享,加深了玉石器微痕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学员现场观察标本并进行交流
(滑动查看更多)
在结营仪式上,陈虹教授向主讲教师、汇报同学和行业同仁对本次工作坊的支持表达了谢意,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向每人赠送一本《鉴微寻踪:旧石器时代石英岩石制品的微痕与功能研究》作为纪念品。希望通过工作坊的持续举办,助力考古行业培养更多从事微痕分析的人才。
文字/宁钰欣、陈叶雨
照片/卢咏茗、朱鑫海
审校/陈虹
排版/尤杨